对于新质生产力,每家企业都有不同解读。站在新能源风口的常州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立足自身发展实际,坚持走数字化转型之路,助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量、质量双提升。
达亚是上海多利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,于2018年5月落户洛阳镇,为理想、大通等知名新能源整车制造商提供优质的汽车零部件产品。多年来,达亚坚持在重点环节不断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,其中冲压车间最为典型,引进新技术、新设备成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。
走进达亚冲压车间,1250吨多工位冲压自动化产线正在有序运作,一分钟即可下线15~20个零部件。“传统模式下6~7个工序才能生产一个产品,通过技术革新,如今只需3~4个工序就能完成,生产效率显著提升。”公司总经理程马兰介绍,经这条产线生产的产品,还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零件因跳序产生的质量问题,品质更稳定。
一手抓数字化转型,一手抓柔性生产。达亚的焊接车间全部采用自动化、数字化生产线,120多台机器人同时作业,自动化率超过95%。据了解,达亚除了加快自动化产线进程外,还将机器人作业进行柔性优化,做到标准化换位工装。
不断创新和突破源于高标准队伍建设。达亚通过理论、实操培训等,提升一线工人的操作水平,使员工素质与新技术、新工艺相匹配,持续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蓄势赋能。
达亚:走数字化转型之路 求产业发展蝶变
责编: 孙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