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期盼的事,就是湖塘镇北庙桥社区集聚力量要干的事。近日,“面子”“里子”全方位升级的北庙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“正式上岗”,“青年友好”成为其鲜明标识。30余年前,这里满眼尽是农田,如今社区抢抓“青年人才友好型社区”创建春风,以毗邻常州大学城为优势,让社区成为青春留“常”的桥头堡,开启“新”式生活。
为年轻人“爆改”党群服务中心
“党群服务中心搞好之后,一进来感觉完全不一样,心情格外舒畅。”今年76岁的老北庙桥人冯焕中,“人老心不老”,捧着一杯咖啡,他和年轻人讲起了“古经”。
原来,2010年撤村建居后,社区一直沿用从前村委会的办公场地作为党群服务中心。老院子“服役”了50年,场地、设备都变得老旧。随着社区常住人口中青年数量的提升,党群服务中心的“流量”日益下滑。
基于此,社区在充分调研了解青年需求后,在辖区地理中心、常州大学城对面,打造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。“爆改”后的中心整体面积近1700平方米,以橙色为主基调,方格为主元素,极具青春感。这里有年轻人喜爱的咖啡吧,有设计成地铁车厢的“拍一拍”打卡空间,还有与大众书局合作、摆满了年轻人喜爱的畅销书的“阅见未来”书社……融青创、青融、青聚、青助于一体的活力空间和社交场景,与青年同频共振,让他们加速融入社区,更有归属感。
网格员变身“青春合伙人”
北庙桥社区面积为1.2平方公里,下辖7个村民小组、3个新建小区,户籍人口2966人,流动人口约7000人。2023年,社区启动“青年人才友好型社区”创建,同年7月,社区创新推出“浚源”党建服务品牌,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、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高校开展共建。
今年,为凝聚社区和大学城的青年力量,社区积极链接共建院校、辖区企业单位、小区物业力量等,优化服务资源供给,探索“社区+共建高校+社会资源”模式,提出“三线”网格工作法,即党建划总线、网格密细线、青年添彩线,组建起一支青年网格员队伍,扩大基层治理常量。
这支青年网格员队伍由社区共建院校的4名大学教师、2名企业家、1名物业安全员以及1名幼儿书画班老师组成。社区治理“青春合伙人”、“六边形”青年导师、活动“实干家”、360°安全卫士……每一个成员都有他们独特的标签,标签的背后正是他们所代表的系列共建项目。未来,青年元素、青年特色还将进一步深融社区更新、社区建设。
连续4年开办公益夏令营
“同学们,我们开始上课啦!”炎炎夏日的早晨,北庙桥社区大讲堂里,20多个中小学生正全神贯注聆听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老师授课,课程主题为“BYE拖延症”。
这是社区连续4年开展的特色暑期志愿服务品牌——“童年梦夏令营”。今年,夏令营搬到了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,孩子们在宽敞明亮、设施齐全的课堂上,既丰富学识,也享受快乐的假期时光。“很喜欢来夏令营,氛围特别好。”社区青少年许茗桐兴奋地表示。
在北庙桥社区,双职工家庭、外来务工家庭不少,尤其是暑假期间,“没人带娃”成为突出的困扰。2021年以来,社区围绕青年职工家庭需求,与共建院校合作打造“童年梦夏令营”志愿服务品牌。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,陪伴孩子们阅读、手工、实验等,营造缤纷假期。今年,每所共建院校都领办了特色课程,例如常州纺院围绕特色纺织文化馆,设计了趣味科普课程。社区还和区法院共同推出了关爱青少年成长的特色法律课程。
接下来,社区将继续站在解决青年需求的第一线,在理论宣讲、公益课堂、助老服务等活动中,多渠道组织、补充青年力量,用好社区青年网格员、青年志愿者队伍,注入青年活力,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,吸引更多青年在这里探索无限可能。
大学城旁边有个“青年友好”社区
责编: 孙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