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进天气:

您当前的位置 :  > 新闻中心 > 新闻中心 > 正文
老龄化率高于全国18.6个百分点,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一社区居家养老“搭子化”——105位“老老”有了“小老”“搭子”
来源:武进日报 作者:顾枫华 诸丽琴 戎易 日期:2024-12-30  报料热线:86050111

  陈爱林教居方正服药

  “小陈啊,燃气灶打不着火,午饭怎么烧?要饿肚皮啦!”12月29日上午9时多,戚墅堰街道站北社区居民、82岁的居方正打出了一个电话。

  10分钟不到,“小陈”敲开了“老居”的家门。一番检查后,换了块燃气灶电池。

  “小陈”叫陈爱林,其实也不小了。“我69,他82;我住8幢,他住2幢,社区就让我俩‘小老’助‘老老’。”陈爱林笑说,“用时髦的话讲,我俩就是‘搭子’。”

  在站北社区,这样的“搭子”有105对。

  根据联合国标准,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20%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14%时,进入“中度老龄化”社会。早在2022年,地处老城区的站北社区,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4.9%。

  站北社区党总支书记曹玉坦言,对一个老龄化程度高的社区来说,社区工作者人手不足,社会志愿服务不常态,儿女们“远水解不了近渴”,都是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。

  “是不是可以放大‘近邻’‘熟人’的互助优势?既然社区老人多,我们就‘以老助老’。”曹玉说。2022年,站北社区成立“心相伴”志愿服务队,尝试“小老”助“老老”。

  “小老”志愿者平均年龄65岁,以居民小组为单位,通过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方式,与8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结成“搭子”,提供探访、陪伴、代买等4类8项清单服务。首批就有23个“小老”志愿者加入。社区还推出了“助老积分存折”,“小老”每完成一次服务,便能获得相应积分,兑换物品或相应服务。

  “都是老伙伴,相比年轻人,我们更懂他们。”“小老”志愿者吴文娟结对了4名“老老”。“每天都会见一面,聊聊天解解闷,陪着出门走走,教他们用用智能手机,都是举手之劳。要是我做不了的事,就联系老人的子女或者社区。”

  结对以来,患有智力残疾的居方正,竟然记下了“小陈”的电话号码。“夏天空调故障,上个月门锁又坏了,药片忘了吃几粒,只要我在家,基本上一个电话随叫随到。”陈爱林说。

  民政部今年发布数据,截至2023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.97亿人,占比21.1%,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。截至昨天统计,站北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178人,占比达39.7%。“目前,社区已经吸纳了53位‘小老’志愿者,结对了105位‘老老’。”曹玉说。

  告别居方正,陈爱林拿着“存折”,打算去社区兑换两桶油。“马上新年了,一桶油留给自己,还有一桶送给老居!”

老龄化率高于全国18.6个百分点,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一社区居家养老“搭子化”——105位“老老”有了“小老”“搭子”

责编: 孙婷婷

苏ICP备10099057号-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2120210007
版权所有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:0519-86571031

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