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进天气:

您当前的位置 :  > 新闻中心 > 新闻中心 > 正文
这里有一座会“生长”的红色文化展馆
来源:武进日报 作者:何晓丹 日期:2025-01-01  报料热线:86050111

  在湖塘镇丰乐社区居委会4楼,有一座会“生长”的红色文化展馆。这就是前不久刚揭牌的孙志德“博雅文化塑魂”“五老”工作室。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步入其间,仿佛撞进了一座装满岁月珍宝与热血故事的文化宝库。

  一进门,目光瞬间被琳琅满目的展架吸引,3000多枚烟标整齐排列,其中近500枚红色文化主题烟标尤为醒目。每一枚烟标都被精心塑封起来,封存着一段往昔峥嵘。展架旁,分为十大类的图片收藏都是孙志德多年来从报纸、杂志等搜罗而来的。长征的艰难跋涉、延安的熠熠灯火、抗战的烽火硝烟、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、时代英模的坚毅面庞……一一在眼前铺展,历史的画卷就此鲜活。

  刚站定,便能听到孙志德洪亮又亲切的声音。这位1962年出生、从警多年的老警察,满怀着热忱讲述起打造工作室的点点滴滴。他打小痴迷收藏,早年为了集齐稀罕的烟标,多少次兴奋地穿梭在老市场。30多年前,常州迎春市场、同济桥下那些烟火气十足的角落,都是他淘宝的宝地。一件件含有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肖像元素的盆子、杯子、笔筒,都被他视作珍宝搬回家,哪怕花掉数月工资买一件老虎根雕,也不觉得心疼。

  因着这份对艺术的热爱,数十年来,孙志德四处采风,顺带收集小树根、小石头,还发展出了书法、摄影等爱好,成了“南山小根艺”非遗传承人、中国观赏石协会成员。

  退休后的孙志德也没闲着,一心琢磨怎么用藏品给青少年做点实事。筹备工作室时,为了展板不出错,他拉来历史、人文方面的专家,对着重要历史人物标注反复商讨辨认,再一张张拍摄、调整像素、打印塑封。

  工作室开放后,时不时迎来社区居民带着孩子参观,孙志德就住在3楼,总是随叫随到、热情接待。开馆以来,共接待青少年300余人,其他人员500余人。送展上门也成了常态,在常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“大手牵小手”活动中,包含十大方面内容的展板和6件实物藏品一字排开,200个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,听孙志德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,场面热闹又温馨。作为区委老干部局桑榆宣讲团成员,孙志德还在送展过程中将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娓娓道来,颇受大家欢迎。

  在这一方小小的工作室里,看到的是岁月沉淀的藏品,听到的是孙志德的传奇过往与热忱期许,感受到的是一位老人为青少年成长倾尽全力的滚烫心意。“随时欢迎大家来参观,后续还将不断扩充展品,形成更细致的分类,打造一个‘进入即沉浸’‘观者亦展品’‘生长无界限’的展馆,并每月常态化走进社区、学校等地,发挥余热让红色文化不断传承赓续下去。”孙志德表示。

这里有一座会“生长”的红色文化展馆

责编: 孙婷婷

苏ICP备10099057号-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2120210007
版权所有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:0519-86571031

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